南充人难道永远只能当看客吗?我们应当做些什么?这样充满焦灼的等待还在继续。
他透露说:从明年开始,将绝对遵循市场化的贸易条件:天然气价格将按市场条件确定,同时过境输气费用也将是市场化的,关于乌克兰领导人长期以来讨论的调整过境费用的必要性,将不再有任何折扣,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制定价格)。欧洲会有足够的天然气和其它的能源载体
他透露说:从明年开始,将绝对遵循市场化的贸易条件:天然气价格将按市场条件确定,同时过境输气费用也将是市场化的,关于乌克兰领导人长期以来讨论的调整过境费用的必要性,将不再有任何折扣,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制定价格)。欧洲会有足够的天然气和其它的能源载体。梅德韦杰夫在俄新社组织的欧亚媒体论坛上答记者问时说道:谈到不久的将来,我想,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的乌克兰伙伴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感,那么一切都会很正常。在谈到对乌供气条件时,梅德韦杰夫指出,去年俄罗斯给乌克兰打了20%的折扣,为此基辅为莫斯科保留了原先的过境输气价格。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乌克兰将遵守约定,那么今年冬天欧洲将获得足够的天然气
如果要保持22个工作日内,涨幅始终高于4%,恐怕要延迟到元旦后。目前三地变化率在3.79%左右,距离4%仍有一步之遥,刘峰说,自11月10日以来,国际油价始终保持跌势,并一度跌至两个月以来的低点。据姜学峰分析,未来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石油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非OECD(经合组织)国家,而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石油消费将随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并使未来的全球石油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增长特点。
并且,主要石油消费增长国均为补贴石油消费的国家,这都使得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增长特点。IEA(国际能源机构)预测,非欧佩克的常规石油产量将从2008年的3930万桶/日下降到2030年的3530万桶/日。未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非OECD国家。二是天然气对石油进行大规模替代。
以储量衰减率判断,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正在经历下降期或高峰期。据分析,若轻型交通工具的全球平均能效比目前提高50%,美国汽油需求(占全球的12%)将比目前下降46%。
而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与投资易于结合,且开发便宜,对石油的价格折扣可能导致需求从石油向天然气的转移。数据显示,全球最大50家石油公司(目前产量总计6000万桶/日,占全球总量71%)的上游投资从2000年的约1500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6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2008年高峰接近5000亿美元,而同期的石油产量仅增长1.8%。PFC能源咨询公司则预计,非欧佩克的石油供应与世界石油消费之间的差额将不断扩大,未来全球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欧佩克产油国,到2030年欧佩克在石油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44%上升到52%。再次,这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或对外合作政策收紧影响国外资本与优质资源的结合。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OPEC国家石油储量一直处于赤字状态,每年生产比勘探新增储量多40亿-50亿桶。他认为,在没有供应约束的情况下,有两种可能可以使世界石油需求提前达到峰值:一是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出现突破性技术进展。姜学峰指出,目前,金融投机和美元走势已经成为国际油市的新基本面因素,其对油价的影响将长期化,供需的两个刚性为投机资本运作提供了条件,预计油价将螺旋上升,中期内呈高位波动走势。此外,OECD国家石油消费下降难以抵消非OECD国家消费增长,世界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在此间召开的第三届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上,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姜学峰预计,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将呈现供需两个刚性的新格局,并将推动油价螺旋上升。而油价的螺旋上升、金融危机后全球减排政策的推进,将加速非常规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进程,推动世界能源加快转型,导致世界石油需求先于供应达到高峰。
由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石油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非OECD国家石油消费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迅速增长,并将在2030年前保持持续旺盛的增长态势,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地区。
另一方面,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欧佩克产油国,而在这个新供应格局下,投资增长与供应能力增长将出现严重的不匹配,未来全球石油供应也呈现刚性特征。加上金融危机暴发后全球减排政策推进的加快,非常规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加速,从而推动世界能源加快转型,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先于供应达到高峰四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执法,引导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广东、山东、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市物价局长交流了各地发挥价格职能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深化价格改革 改进价格监管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国物价局长会议在京召开12月10日,全国物价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二是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力、天然气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
一是加强价格综合调控,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生猪市场调控预案,督促检查落实各项价格收费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稳妥推进化肥、电力、成品油、水、通信等价格改革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促进资源节约、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综合协调,深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强化价格主管部门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改进民生价格管理,加强医药价格监管,规范房地产价格秩序,组织开展医药价格、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及法院收费试点检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价格问题。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完善涉农价格政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等新挑战。
加大清费治乱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切实改进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价格,更加注重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放开价格的引导和规范,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五是加强价格理论研究,提高价格监测预警和成本调查监审能力,改进价格宣传,推进价格立法,做好价格公共服务,打牢价格工作基础。
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方案,减轻对群众生活和公益行业的影响,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价格工作面临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很多新变化,价格工作也面临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妥善处理价格问题的难度加大。加强教育、医疗、房地产、有线电视等民生价格监管,运用价格调节基金补贴低收入群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和宣传工作,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价局长和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开展价格收费专项和应急检查,大力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改进价格公共服务五是加强价格理论研究,提高价格监测预警和成本调查监审能力,改进价格宣传,推进价格立法,做好价格公共服务,打牢价格工作基础。稳妥推进化肥、电力、成品油、水、通信等价格改革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促进资源节约、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完善涉农价格政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深化价格改革 改进价格监管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国物价局长会议在京召开12月10日,全国物价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综合协调,深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强化价格主管部门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方案,减轻对群众生活和公益行业的影响,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加强教育、医疗、房地产、有线电视等民生价格监管,运用价格调节基金补贴低收入群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等新挑战。二是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力、天然气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
发布评论